上流暴力【高干强/制】_cater21,老攻要我撸管学习两手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ater21,老攻要我撸管学习两手抓 (第2/2页)

人只招一个的岗位,你自己也不想想,那一个人会是你吗?”

    “有些人,我劝你少高估自己,别老觉得自己会是那一个例外,少做些这种异想天开的美梦!”

    说完,那老师还不忘将地上书本的碎片再踩上几脚,来发泄他日日上课演独角戏的郁闷。

    下课后,由于过道中散落着书本碎片,所以大部分人都基本往另一条路走,来避免不小心踩到李希壤地上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的善意和恶意,从来都是并存的。

    而李希壤呢?

    那人只是在人群走后,一个人独自捡起地上被撕得破破烂烂的书,检查完不能再用后,就将所有的碎片都积攒到一起,最后全都扔进了垃圾桶里。

    嗯......

    还挺讲究。

    整个过程下来,原本只是纯看热闹的柴煦,心里也不自然地被憋了一口火气。

    打狗都得先看主人呢。

    嘲讽着李希壤考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嘲讽着他柴煦家里的资源不够格。

    事后,柴煦想办法拿到了教室的监控视频,又花了不少的钱,让这件事情在自媒体的渠道下迅速走火。

    而对于这件事情的评判,网络上更是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对于这种上甲课做乙事的学生,老师的做法完全正确。

    又有一部分人觉得,虽然学生确实有错在先,但撕碎人家的书并踩上几脚还大声嘲讽的举动,实在不符合一个老师教书育人的品德。

    一时间,关于这件事情,网络上吵得热火朝天。

    其中一个评论更是获得最高点赞,大致意思是学生都上大学了,又不是初高中,难道那些抨击学生的人,就能保证他们上大学时候的所有课都认认真真?

    总之,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至少那老师是要倒大霉的。

    毕竟对于这种体制内的人而言,舆论压力最为影响事业,再加上有柴煦明里暗里地打交道,起码这一学年,那老师都得好好地待在家里教不了学。

    这场风暴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时间。

    但身为当事人的李希壤,却像是什么动静也没感觉到般,一天到晚都还是老样子。

    柴煦有时候都不知道该说这人是抗压能力强呢,还是置身事外,对世间的所有八卦热闹皆不感兴趣。

    直到柴煦在一次吃饭的时候问他,才知道,人家压根就不知道这事。

    他简直是要笑死的,敢情他养的还是什么独立于世外的仙人呢!

    “你是怎么想的?”柴煦不是很喜欢饭桌教育,但现在他是真的忍不住的,“你一不刷视频二不逛微博,甚至连朋友圈都不点开,你是想位列仙班还是天生厌恶人类,想划清界限啊?”

    李希壤正老老实实地吃着饭,细嚼慢咽吞下去后,才缓缓开口,“我只是不太关注这些东西。”

    柴煦无语地将筷子一撂,也不顾什么风度不风度的。

    “我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得提前告诉你一声,你以前爱怎样就怎样,但你现在既然想走政治路线,就一定需要和人打交道,就必须要关注所有的实事动态,一个也不能漏。”

    不等李希壤应付似地答应,柴煦又问,“你知道为什么每一次班上的投票活动,我都能稳稳当当地赢吗?”

    李希壤对这一知半解。

    “你真当这种投票,大家在选的时候,会很认真地去思考你有多优秀、有多称职、有多为集体着想做贡献?”柴煦一一笑着进行分析批判。

    “其实归根到底,这种东西,抛却实实在在的交情之外,比的,不过一个最简单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罢了。”

    听到这里,李希壤适时地放下筷子,大概是起了兴趣,也想听个明明白白。

    “我不否认我的确在人前很会装。”

    柴煦对他自己的这一点心知肚明。

    “但在上学期的投票,投我的人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我整整去年一年,都没有说话超过十句的人,你说他们为什么投我?”

    很快,柴煦便给出了他的答案——“因为我非常会刷存在感。”

    “大学不像初高中,哪来那么多朝夕相处的时光来让你慢慢地了解一个人?哪来那么多时间精力和所有人打好关系?”

    “这里的每一个人在高考过后,都是一个很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小圈子,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乐意独来独往,完全不稀罕参与到任何的小团体中。”

    “那么排除掉上课之外,能和这些人有所交集,并且能增加存在感的方式,最简单直接的一个,就是——朋友圈。”

    “你不会真当我经常没事就刷刷那玩意儿,给人点赞,给人留言,是吃饱了饭撑的?”柴煦问。

    “朋友圈这种东西,我不说所有人,因为这其中确确实实有只单纯记录生活,不在乎有没有人看的人存在。但至少百分之七十以上,他们愿意去公布自己的动态,愿意去发一些东西,那都是隐隐地希望有人可以去看,有人可以关注得到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柴煦觉得一切都已经很明确了,“所以在发布之后,在看到有人给他第一时间点赞并留言的时候,人的内心会洋溢着某种被关心或被推崇的暗自窃喜,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感和愉悦感,这都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

    “等到这种反应次数多了,那些经常出现的名字,便也自然而然地能够被记住,那么在这些名字再次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脑海里就会留有印象,眼睛就会不知不觉地多看几眼,所以现在听懂了吗?”

    话落,一阵良久的无言过后,是李希壤虽然弄懂了这里面的逻辑,却还是不太理解这种做法的实际价值。

    “这样子难道不会很累吗?”

    柴煦听着这个问题只觉得异常的好笑,“李希壤,你不会真以为,我是为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奖,才驱使我自己费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这些?”

    下一秒,他想也不想地表达他惯有的否定,“那是像你一样的人,才喜欢去追求的东西。”

    “获奖不是我的目的,投票更不是,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自己做这种事情的经验值,提升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提高自己的熟练度,好日后更加精准地去拿捏人性。”

    简称——

    人情世故对你而言,是从小到大都没人教,只能靠自己去感悟而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但对我而言,只是这个世界太无聊的情况下,我玩弄与揣度人心的实验性游戏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