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 君如寇仇  (第2/3页)
臭味还是让她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不知走了多久,耳边的嘈杂声远去,忽然,车队又停了下来。    “公主,前面。”    苏娘闻声撩起车帘往外瞧去,一眼便立刻放下了车帘,命令道,“快,用布蒙住口鼻,以最快的速度过去。”    前方是一片稀树林,里面却遍地都是人,有些人躺着,有些人靠着树干坐着,更有些人甚至还站着,呈现扶着树干半倒地姿势,双眼未必,皮肤却已经干瘪,露出骨头的形状,从风中飘来的尸臭味提醒着众人,前面的都是死人,饿殍遍地。    没想到刚刚进入中部就见到死人,灾情貌似比想象中要严峻的多,这些人估摸着是冬天逃荒的,因着隆冬,大雪封山,这些人没能走到中部的城池便永远埋在了风雪之下,眼下开春,风雪消融,这才露出了如此惨状。    车夫也是深谙死人的危险,依照公主的吩咐,所有人撕了一节衣布捂住口鼻,以最快的速度穿过了这一片稀树林。苏娘紧闭双目,腐臭味却附着在她的鼻腔里,几乎一整日都在刺激她的神经。等到日薄西山,她已经脸色发白。    “公主,要不稍作休息?”    “不必了,救灾当前又岂能休息,继续走。”    “那先去哪个城池?”    苏娘打开随行的地图,西北灾情最严峻的是玉通县,不过西部与中部接壤的城池则是黄沙县,考虑到今日瞧见的死人,开春后温度上升怕是会爆发疫病。    想了想,她对车夫说,“去黄沙县。”    “好。”    本以为黄沙县已经疲于救济灾民,然而,抵达黄沙县的时候,迎接她的却是紧闭的城门还有数不清的靠着城门睡觉不知是生是死的灾民。    岂有此理。    “公主,守城的卫兵说黄沙县已经闭城三月,不接待外人。”    “与他们说朝廷派昭阳公主来赈灾。”    这回,城门总算开了。    苏娘被迎到了县衙,接待她的却并非是县令,而是县丞。    “县令人呢?”    “回公主,县令大人一般都不在,若是公主急着赈灾交予我等便可。”县丞唤来主簿与一众衙役,狗腿子般跟在苏娘身边,方才他们可都瞧见了那一长串的粮车呢。    苏娘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她倏然往公堂之上一坐,“大胆!”    “公主?”    苏娘一拍惊堂木,“黄沙县的县令好大的官威,本宫来了竟是人影都瞧不见半个,还是说这黄沙县已经不归朝廷管了?吴县丞,现在城外到处都是流民,若是暴乱,责任你担待的起吗?”    县丞听的是后背一阵发毛,他硬着头皮道,“公主有所不知,县令大人平日事务繁忙,一时找不到人,如此也是无奈之举呀。”    “呵,事务繁忙?是公事还是私事呀,本宫今日就在这等着,倒要看看黄沙县的县令是有多忙。”    女子清冷的声音回荡在公堂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县丞没办法,只好连忙发散衙役去找人。    苏娘冷眼旁观着这群站没站样,坐没坐样,就连条理逻辑都说不清楚的县衙班子,心头是止不住的叹气。实在难以置信,大蓝的官员竟是这样一副作风。    来黄沙县之前她便着人调查过,黄沙县的县令乃先帝二十五年的进士,虽说政绩平平,但也不至于如此散漫堕落,况且也是个肚里有墨水的,于情于理都不该呀。看来有必要会会这位刘县令了。    半日后,到了日薄西山,刘县令才让县衙班底簇拥着姗姗来迟。    “刘华见过昭阳公主。”    “刘县令的日子过的不错呀。”苏娘的视线在一开始便落在刘县令身上,体态敦厚,大腹便便,竟是生的一副满肚肥肠的模样,眼下满面红光,隐约可闻胭脂酒水之气,刘县令怕是被扰了好事呀。    刘县令暗道不妙,浑浊的眸子狡猾的转了圈,福身道,“西部百姓流离失所,本官又如何过得好,公主可莫要开玩笑。”    “是吗?”苏娘冷嗤一声,轻松的表情慕然转变成冷冽,“刘华,清河县人,十五年前高中进士,政绩虽然平平无奇,却也曾保一方平安,现在却罔顾政事,不顾百姓诉求,公然流连烟花之地时可有想过黄沙城外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百姓?”    生平被人如此抖落出来想必任何一个官员都会感到蒙羞,刘县令脸上一阵发热,正欲辩解,那位公主又轻启朱唇,吐露出更加让他羞愧不已的话。    “你参加殿试写的那篇惠民策论本宫儿时还曾听父皇提起过,最后一句要不要本宫念给你听呀?”苏娘盯着满脑肥肠的刘县令,注意到那眼中一闪而过的羞愧时,她无情的把那句话念了出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听朗朗轻声,清冷却又掷地有声的嗓音把这一句念的极为透彻,刘华恍惚间甚至看到了昔日寒窗苦读的自己。昔日的自己是那么的意气风发,是那么的胸怀大志,同时也是那么的……陌生。    不知从何时起他竟是沦落至此,背叛了朝廷,更背叛了自己的青春。未及,刘华苍老的眼中竟是闪烁着晶莹。    “公主此话何意?有话不妨直说,又何至于如此讽刺下官?”    “本宫能有什么意思,不过是想到刘县令也曾是文人雅客,却不想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风水轮流转,昔日的文人sao客眼下只知道吃喝嫖赌。刘华,你可对得起朝廷的信任?可对得起黄沙县百姓的信任?又可对得起曾经那份寒窗苦读的付出?”    连续三个对得起问的是刘华恨不得钻到地底下,他肥厚的脸涨的通红,几乎是咬牙切齿道,“别说了……”    苏娘如何会放过他,“黄沙县县衙官员懒散,不顾城外流民遍地,十村九空,眼下逃难的流民爆发了疫症,怕是已经波及到中部的清河县。刘华,你身为黄沙县县令,不守住西部大门,竟还置身事外高枕无忧,你该当何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