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命_第三十一章 交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交锋 (第2/2页)

   “自保啊!”淮安王叹道,“我淮南也算不小的一块地方,我给了多少人庇护,这些人的生计、性命都牵系我身,有些事没办法不做。”

    “那王爷,就不怕有朝一日抽不了身?”

    淮安王盯住祁玉成的眼睛,两人对峙着各自揣测对方在想些什么,他似乎思索良久,方道:“本王是个会留后手的人。”

    “那料想王爷对待西宁侯也是如此谨慎。”

    淮安王皱了皱眉,“干西宁侯何事?”

    祁玉成轻叹一声,“查来查去,啼梦姑娘被杀的种种线索都指向西宁侯啊。”

    淮安侯又恢复了似笑非笑的模样,抿了口酒,从容道:“那还不将他缉拿归案。”

    祁玉成抬起一手悠闲地搭在椅背上,“干西宁侯何事?”

    淮安王面色渐沉,放下酒杯凑近了些,“若铁证如山,你待如何?”

    “我会查到西宁侯头上,王爷似乎很意外?但王爷不会不知道他与太尉党咬死军粮从淮南离开时就已经霉变。”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有人拿他顶包,给他换了个罪名,而王爷如今泰然自若坐在这里,想必也留了后手,握有证据。”祁玉成道。

    “自然。”淮安王朝走进厅中的张悠和冉州尉抬了抬下巴,示意这个话题应就此打住,“但本王的后手向来只用于自保,不攀扯别人。”

    宾客齐至,祁玉成也不再纠缠,意有所指道:“我镇泽军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王爷不妨让我保淮南啊。”

    淮安王晃了晃脑袋,不知读出几分言外之意,“今朝有酒今朝醉,年轻人莫想那么远的事情,如果你能全须全尾回京去,派个人跟着本王往太仓府走一趟就是。”

    “哎哟,简公子如此装束是要与我等争抢在场的如花美眷吗?”

    听见祁司衡夸张的声音祁玉成抬眼望去,只见那名叫简云岚的泽山派弟子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一身黛蓝道袍,广袖轻盈若绕雾,随着步态缓缓浮动,形貌秀美又不失灵气,风度偏偏地回祁司衡的话,转过身时,祁玉成被他腰间别的一对子午鸳鸯钺吸引了注意。

    “简公子出身名门,一套八卦拳承自泽山派老掌门,使得是行云流水刚劲有力,那一双钺是天下名器,令他的功夫更添了几分狠厉,人却又是这般相貌堂堂。”冉也一边说着一边在祁玉成身边寻了个位置坐下,有意无意地看了项文辞一眼,“今日托王爷的福,能把他从头到尾好生赏看一番。”

    “泽山派从前朝起就是东南一带最有威望的江湖名门,相传不仅拳法在中原遍无敌手,弟子们还个个学才渊博,一表人才,是这样吗?”祁玉成回头征求项文辞的意见,项文辞面无表情地点了下头。

    “但也听说泽山派盘踞一方自给自足,从不与朝中人往来。”这句说完祁玉成带着点意味不明的笑意,又偏头去看冉也。

    冉也:“简公子敬仰王爷,两年前下山投奔而来。”

    “是吗?两年前就跟着王爷了,似乎陛下立储也恰好是在两年前。”祁玉成轻轻重复了一句。

    张悠安置好宾客,举杯邀饮,而后张罗开宴。

    简云岚孤身走入场中,背手取出双钺,利落地一个撤步旋身,左右手的钺刃泛着寒光,在空中划过一个无缺的圆弧,众人顿时爆发出响亮的叫好声,祁玉成也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了倾身子。

    简云岚一身功夫确实不赖,加之名门弟子身上浑然的倨傲,让他在场中翩翩然如同一只猎鹰,锋锐气劲展露无遗,令人移不开眼睛。几番拳脚破空声接连响起,他神情不变,一步踏出,右拳微握,轰然前推,又蓦地跃起,在空中矫健地一个侧翻,落在祁玉成的案前,回眸淡淡一笑,目光将触未触时又疾步退开。

    “怎么样?”冉也问。

    在场之人都仿若被简云岚勾了魂,更何况武痴如祁玉成,他直率答道:“依我拙见,身法颇为精妙。”

    冉也听他如此回答,心中暗暗庆幸这狡猾的狐狸可算上钩了。

    一炷香不到,简云岚收刃,笑着与宾客们寒暄,目光时不时地往祁玉成身上瞟。

    祁玉成不明所以,但也客客气气地冲他点头回礼。

    这时项文辞微微俯身在祁玉成耳边说:“差不多了,我去探探张悠的书房。”

    祁玉成刚要应声,冉也在一旁不咸不淡道:“三公子这样赞赏他,让项公子吃味儿了?”

    不提倒罢了,这话一说祁玉成心里已然当真,他看看项文辞凛若冰霜的面孔,心里反倒沾沾自喜,有点忘乎所以,既为解围又是就着冉也的话头,回道:“他就这样,一天到晚板着脸,是跟这儿闷着了,快出去透透气。”

    项文辞躬身告退,走出数步听见冉也与祁玉成半开玩笑地说:“还是会笑的好看。”

    项文辞没有回头,但心中却有些烦乱。

    即便天下人都误以为祁玉成与他关系非比寻常,他却清楚,一直以来只是自己的单相思,别人玩笑话说得多了,他有时也昏昏然有些不合时宜的妄想,但在看见祁玉成从容地辗转于形形色色的人身边,说些似假还真的话,他才又能清醒些,保持住那一步之遥的距离,知道场面上的与实际终究不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