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ater3.2 (第1/1页)
来台北生活了快两个学期,住的方面,毕竟租屋不是自己家,无所谓习不习惯,唯有吃的,是怎麽都不习惯。并不是说台北没啥好吃,只是对阮囊羞涩的学生来说,没多少选择。 除了学校万年不变的食堂,最常吃的就是自助餐。自助餐没啥好说的,大部份菜sE都差不多,只差这家咸点那家油点,饿的时候免费的汤多喝两碗。早期并不是每家自助餐都提供免费的汤,有的话也就是剩下的青菜切碎煮一煮,好点的会加点碎豆腐,没滋没味,聊备一格。 印象最深刻的菜,除了经典必备的三sE豆,就是h澄澄的咖哩,那是我第一次吃,在东吴大学城区部旁一条巷子。说实话,第一眼看到那道亮hsE,我怀疑那不是菜,怎麽会有那麽诡异的颜sE。直到有一次,排我前面的一位勇士居然点了这道,老板看我愣愣地盯着,就问咖喱要不要,我还没回答就一汤勺过来。吞下水水hh的马铃薯红萝卜,毫无嚼感,像是回锅数次煮到糊透,奇特的味道说不出香,谈不上好吃,只能说诡异。这是当年的台式咖喱,跟现在的印度咖喱、日式咖喱不可同日而语。印度菜会背负廉价的印象,应该是早年自助餐惹的祸。 自助餐外,其次就是面食。之前住在房东太太家,因为是住宅区,卖吃的不多,大家习惯家里开伙较少外食。我常在小学旁的面摊解决,不是yAn春面加蛋,就是榨菜r0U丝面。搬到这边後,附近的选择不多,我大部份就近觅食,吃来吃去就那条巷子,没有兴致跑到哪慕名而去,毕竟没钱没时间,图个饱就行。有名的桃源街牛r0U面,虽不远还是得走几条街,说是街b较像巷子,只见两旁几家木造房子全在卖面食,几个店员在吆喝揽客,大部份是附近上班的大人去消费。去了一次点了馄饨面,就没再去过。 一次周六,班上几个同学讨论中午放学去哪吃饭闲聊,我提议天热去大方或无名冰果室吃剉冰,那是西门町最有名的两家冰店,也是当年高中生必去的胜地。一位同学问我住外面都去哪吃饭,说她爸妈刚移民国外,她考上一nV中所以没跟过去,现在住阿姨家。我一听,跟我一样独居台北寄居别人家,正想和她分享如何节约吃饱之道,还没开口,她就说: 「上周我阿姨带我去一家西餐厅,一份牛排套餐三百多块,你一餐大概花多少?」 「……啊?套餐?多少钱?」我以为听错了。 「三百多啊,这是算贵还是便宜?」 几个同学没人吭声。 我看着她真诚的眼神,这才确定她不是在显摆,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千金。那时候牛r0U面一碗35元,我都点没r0U的牛r0U汤面19元。三百多块的牛排餐是什麽境界,我无法想像,乡下连家牛排馆西餐厅都没,到哪吃去。我直说没吃过牛排,平常就吃自助餐、面食之类。结果,另外三个同学也说没吃过牛排,於是我们私下约好趁着校庆那天,学校大门一年一次开放自由进出,我带她们勇闯西门町,找家牛排店一起嚐鲜。 到了校庆当天,原本预备跟我远征的三个同学之一,早已打退堂鼓,她从小到大,每天行程三点一线,坐公车往返家里学校,除此以外,没有独自去过哪里,或跟同学外出过。她苦苦哀劝我们不要迈出校门,万一教官点名查到怎麽办,万一迷路怎麽办,说着说着急得都快哭出来了,好像我们从此将误入歧途。我拍拍小白兔,安抚了她几句,转身跟两个同学去换便服,准备期待已久的西门町之旅。 校庆活动主要集中在上午,教官第一次点完名,基本上就没事了,其余时间只是接待外人参观。我们三人怀揣着钱包,兴奋地穿着便服走出校门。虽说两个同学都是台北人,但一个土城一个新庄,只是路过西门町没怎麽逛过,跟我这个外地生有得b,但我也仅仅只有大哥带我去过一次,东南西北根本Ga0不清楚。我们一路像土包子东看西瞧,凭着我微薄的印象乱转,寻找传说中的西餐厅。我们事先说好预算尽量在一百左右,觉得拿着这麽多钱准备开荤,是一件大事,得慎重选择,但我们没有手机无法搜索,只能凭着双眼双脚四处找寻,结果大中午的,没看到什麽西餐厅,有的话玻璃看起来黑漆漆地,让人没勇气推开门,最後在转角看到一家明亮的速食店,类似麦当劳的点餐招牌上,赫然有牛排套餐150元。三人讨论了一下,今天不管怎麽样就是要开荤,决定进店。 我们三人点了店里最贵的牛排套餐,柜台的服务员愣了一下,再三确认。店里大部份座位在一楼,二楼就一排靠窗的位子,我们三人选了二楼最里面,选这里不是因为居高临下可以清楚看到外面,而是因为没什麽人。我们三人第一次使用刀叉很不习惯,小声讨论怎麽拿才对,战战兢兢拿着刀叉切r0U,当然,都是等服务员离开後,才开始尝试,但还是免不了刀子不小心掉落,於是三个人用二把刀轮流切换,当然,也是等服务员离开後。说实话,这次T验并不觉得特别惊YAn,味道没有想像中好吃,就是一大块r0U,还觉得怎麽r0U才煎分熟,应该事先问几分熟,反正我们当时也不知道。就这样,我们终於完成味道不怎麽样的牛排之旅,吃完再赶回学校,换回制服等放学。 但也不是没有美好的美食回忆。学期结束前,社团活动快吿一段落,二年级学姐要交接职务给我们,服务队的队长邀请我们几个下一任g部到她家作客。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火锅可以在家里吃。我的老爸是广东人,兴致来了会带我们去老乡开的,镇上唯一一家火锅店。所谓的老乡,我後来才知道,距离差了十万八千里,所谓的广东话也有地域之分,口音大不相同。老乡开的火锅店是用自己调制的沙茶酱,风味浓郁滑顺,到现在我买遍市面上的沙茶酱,都没找到堪b的口味,也许记忆中的味道总是最美好的。但我们只能偶尔光顾,吃的是沙茶牛r0U炒面,印象中只吃过一两次火锅,也没什麽特别的火锅料,就是涮青菜豆腐跟现切的牛r0U片。後来才知道,那手工现切的滑顺牛r0U沾上特制的沙茶酱,是何等少有的人间美味。 到队长家,除了我们,还有学姐的大哥二姐等家人,我第一次见识到用巨大的电碗煮火锅。我们家要到一两年後才添上火锅电碗。学姐的二姐大学念生物系,看我沙茶酱只加蛋h,一边涮一边告诫我们,沙茶酱只能加蛋h,不能加全蛋,因为细菌会穿过蛋壳跑到蛋白,蛋白会保护蛋h,还猛赞我是行家,应该常吃火锅。这次让我见识到,原来火锅可以放很多东西进去,想吃什麽就放什麽,让我久违的大快朵颐一番。 服务队的副队长是我们班的直属学姐,学期末也请我们吃饭,学姐的家长开车载我们去一家貌不起眼的餐厅,这是我少数搭私人轿车的经验。印象深刻的是,餐厅不大,还得走狭窄的楼梯上楼才有空位。学姐帮我们点了排骨炒饭,是蛮好吃的,饭炒的粒粒分明,加上一片炸得sUnEnG的排骨,但不至於特别开车过来吧,老妈那盘堆积如山的炸猪排也不遑多让。 直到多年後,一位香港同事请我们带他去一家餐厅用餐,走到狭窄楼梯的转角处,我才拾起相隔十年的记忆,原来当时那家不起眼的餐厅是鼎泰丰。 —— https://matters.ags/VGFnOjcwMTgw https:///south IG:@xiaonan2021陈晓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