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户重阁 (18R)_106乱臣贼子自灭亡,龙y云兴致太平(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6乱臣贼子自灭亡,龙y云兴致太平(3) (第1/1页)

    登基大典尚未举行,吾皇万岁欢呼排山倒海而来。京畿道上百姓跪伏在地,众人仰赖之情在呼喊之中源源不绝传递。行风浑身大漠风尘、背脊挺直往前行,满脸肃穆,已是帝王之态。他抬首望着城上的行歌,见她微笑,眼神才柔和起来。

    骊京街巷上g净无染,诸王征战而破坏的墙垣、檐角、道路都已修复,墙面上将血战痕迹刷得净白,不复当初由北疆赶回时的怵目惊心。再三日便是除夕,但屋檐下未挂赤红灯笼,仅有白绸,吊念楚魏国殇。

    沿路走来,见晔王与一g人等遭绑跪在马下,他冷眼以待。

    见晔王的神sE颓败忧惶,行风霸王狂气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感叹。诸王与他千方百计,筹谋如斯,为求皇位。但身为帝王岂是如此容易?

    行风召来户部尚书,当着晔王的面下令:「晔王削爵,降为庶人。撤庙享、黜宗室、籍财产人库。其母族亦同。党羽亲三族削籍为贱民,逐至北疆、大理、东海为奴,屯田开垦、晒盐、冶铁。五年后,视其表现再行更审。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复宗室与否,五年后由朕亲自审讯。」

    此令较之诸九族来说并不残酷,劳其筋骨T肤,磨去野心;且五年后若表现良好,还有机会可以再获一次皇恩!此举慑威施恩,看得行歌与百官讶然。罪人们亦松了口气,痛哭流涕,狂呼:「谢陛下不杀之恩!」

    晔王自此,心服口服,实力悬殊,已不必多言。

    瞅着晔王低头不再言语,行风想起那年他被立为皇储后,楚魏帝延聘太子师授帝王学。手足嬉闹时,他练武读书,学习兵法、政治谋略、天下地舆、占星卜算、经典文史、农林渔牧。他喜欢的诗词歌赋、S骑打猎都得放弃,束之高阁,藏于密室,压抑真实个X,不能再任X妄为。

    随着年纪增长,楚魏帝的试炼开始,派遣他周游列国刺探军情,暗访民间T察民意,甚至为楚魏帝设下陷阱杀朝臣、固皇权,听遍哀号、咒诅,岂是他的手足能够想象?

    当皇子们身居歌舞升平的繁华骊京寻欢作乐时,他却看八荒四野饿孚满地。才十七岁的他在边陲立下战功,却见各国征战时血r0U横飞,Si伤无数,边民惨哭。夏有洪灾、冬有寒害,农民痛泣,易子而食。楚魏富强仅止于骊京,京城之外,随着距离越远,贫富差距就越大。

    当下他真有檐下冻Si骨,朱门酒r0U臭的唏嘘。

    他能为他们做什么?一个皇储半个天子,肩头担上"天下"两字,更显宿命沉重。他的手足仅知江山多娇、帝位权势在手,可享一生太平。但太平岂如此容易?

    若是容易,他便不会受到十三次兄弟、世族朝臣、嫔妃暗杀。

    自小,人人都说他天资聪颖,料事如神,但他心知自己绝不是神。也因那十三次暗杀磨成城府深沉。只因这个皇g0ng会吃人。连他的子嗣都吃了,怎能让他不心凛狠下手段对付他们?

    得知骊京有变,他身在北疆将计就计,让他们交相贼,让他们乱,让她们这些高门世族掀开脸皮,相互厮杀,省去他日后登基还得遍寻借口拔除跋扈的高门世族。他心知此计残酷,但借刀杀人,凌厉快速,成就圣王手里不沾血腥。

    行风望向行歌,叹了口气。

    万般算计想不到,行歌为了他,赶回东g0ng,想为他护天下。

    b得他不得不改动计划,提前回京。况且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当初他一时心软放了临王一马,未彻查临王府走水后临王下落,给了临王机会,与江仲元、北越连成一气,逆l杀父。

    父皇之Si,他也有过!要与谁人说?

    而后,他急于回g0ng,抄近路走了白线峡河床,才会中了临王暗算,此番遇险千钧一发,真可能Si在白线峡!还好,他命不该绝,福运尚在,逃过一劫。但这不也是他自己决策错误造成?

    再者,得知晔王、云王兴兵,他竟是一笑。

    请君入瓮,让他们前仆后继为他所用。世族结党成派,互相攻讦,父皇做不到拔除世族势力,还要册立众嫔妃平衡世家势力。但他和父皇不同,他够狠,也够敢。

    他不计毁誉,任云王、晔王作乱,手足相残,借机除百年世族。军情如鹅绒大雪而来,覆在他手上、心中,越积越沉。

    众望所归之下,隐藏了不为人知的血腥与残酷。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帝功业又是多少生魂的累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