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95 借机 (第1/2页)
詹小山将战船上的一切事务交给朱瑜和鲁茂,安心留在离岛。 他和沈平在辜焕的安排下住进一个临时居所,以东夷货商的身份在离岛活动。 尽管詹小山成竹在胸的样子打消了沈平的许多疑虑,但沈平还是忍不住为鲍兰的安危悬心。 詹小山看在眼里,暗暗做了打算。 他已经答应辜焕的要求,对安州军督府剿灭勾魂使的行动袖手旁观。 可辜焕却迟迟不提何时让鲍兰与二人相见。 詹小山对辜焕的把戏看得一清二楚,奈何沈平被感情蒙蔽了双眼。 “为情所困,到底是年轻人啊。” 詹小山的感慨让沈平脸上一红。 二人的临时居所是浮山脚下的一幢小宅,有矮墙小院、藤萝薜荔。 “我不是……我只是……”沈平又想辩解,又想坦白,犹豫不决。 詹小山哈哈大笑,驱散了沉闷的空气。 他顺势打开话匣。 “辜焕自认为握住这个把柄,我们必然对他有所顾忌。但是,既然我们已经做出承诺,他再耍这些心机就显得多余了。我们可以凭此为借口对他发难。” 沈平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他打从心底佩服詹小山的谋略和手段。 先前,得知鲍兰被渔场当成窃贼同伙,他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幸好有詹小山挺身而出,扭转了局势。 换作是他,绝无可能用几句话的功夫就拍板决定伪装成货商混入渔场,也绝无可能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大胆出手、掳走慕玉山庄的少庄主,更无可能在事后从容走进慕玉山庄、拆穿山庄主人的阴谋。 沈平常常回想起这几天行动的细节,每一步的成功都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他心里除了赞叹和佩服,也透过詹小山认识到自己的平凡。 见鲍兰一面,在他看来是不可能,在詹小山看来却是“发难的借口”。 他不能再垂头丧气,不能给詹小山拖后腿。 “詹大哥,你说,我都听你的。” 詹小山放了心,说出一个令沈平惊异万分的决定。 “等会儿,我们就去见安州军督府的人。” “这……”沈平坚决不想收回自己刚刚说出口的话,“我不明白。辜焕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让我们插手安州军督府清剿海寇的行动,我们这么做,不就变成瓜田李下说不清了吗?” “没错,你若是辜焕,你也要怀疑我说一套、做一套,来质问我为什么要去见安州军督府的人。”詹小山为沈平解惑,“不过,只要我能打消辜焕的疑虑,再提出见鲍兰一面的要求,你的心愿就能实现了。我们要让辜焕知道,他若继续阻拦我们见到鲍兰,我们就有倒戈的可能。这对辜焕是因小失大。” 至于如何打消辜焕的疑虑,詹小山没有细说。 沈平见识过詹小山的未雨绸缪,也见识过詹小山的临机应变。他只听了这一席话,便已心服口服。 “好。”他问起具体的计划,“我们从何处入手?” 詹小山望向码头的方向,对沈平耳语一番。随后,二人便一同出门了。 码头上正在流传一个消息。 官府发出了悬赏海寇的公文。如果有人能够提供有用的线索,即可得到重赏。 不少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曾经遭遇海寇劫掠的商船船员。 可惜的是,先前躲过危险、保住性命的幸运成了这些人获取重赏的绊脚石。而亲身经历凶险、拼死抵抗海寇的人却没有抱怨这种幸运的机会。 茶寮里,众人议论得热火朝天。 有的说自己也要出海去打海寇、捞一点军功回来,有的说海寇只在海上作乱、危害不了离岛,有的说官府打海寇、海路恐怕要断了。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没有人能说服得了别人。 詹小山对眼前的情形很有兴趣,也加入了谈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