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外(破镜重圆)_她的名字,他的答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的名字,他的答案。 (第2/3页)

注意到她轻微的动作,眉梢轻动,“你不这么认为。”

    “也不是。”林钰晃了晃脑袋,“单纯觉得如果一个人总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好评,显得他不那么真实,像营销手段。”

    “纪江言的毕业院校是南港最好的传媒大学,放眼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很多人毕业后会选择到各大卫视实习,转正留任,我想他一开始的目标也是这样的,至于为什么后来到了《每周信息》,大概有些缘由。”

    林钰化身侦探,若有所思地推理。

    周棠听完,差不多理清楚了,拿出手机假装打字,“我帮你在群里发消息问问他。”

    林钰惊呼一声,“哎呀,组长,别啊!”

    刘云萱见状,掩着嘴笑得前仰后合,她看到了周棠的手机屏幕,全黑的,根本没打开,是故意要逗林钰。

    林钰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手掌心贴上去,想m0一下周棠的侧腰。

    周棠躲得及时,她紧追不舍,小打小闹的,三个人最终笑作一团。

    ……

    对面茶吧。

    周棠刚踏进休息室的门时,王可菱就在唐欣的提醒下注意到了她。

    两个人靠近,低声说话,唐欣的左手边还站着一个存在感稍低的人,苏琪。

    这边闹完之后,周棠笑得口渴,转过头,想在林林总总的饮料里找一杯清爽的果茶,刚看到桌边剩余的青提茉莉,脚步未动,已经瞥见紧挨着唐欣的苏琪。

    她淡然看了眼,没什么意外。

    苏琪刚入职的那几天,公司里就有了她是付总监表妹的传闻,后来有大胆的同事去打听,没想到付若丹借此机会亲口承认了。

    这招用的,还真是令人佩服。

    假如付若丹依旧藏着掖着,难免会让下属生出不满,可她就那样浅如水似的大方承认,倒像是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个中情感都挺微妙的。

    周棠向来奉行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磁场的道理,相投的讨论才有价值,否则多说半句都不过是无意义的拉扯。

    她没有好奇别人耳语内容的癖好,才几秒便移开视线,走过去拿起桌上的冰茶,x1管戳开,喝了一口,茶底微苦回甘,衬得茉莉花香浓郁悠长。

    紧接着,她心境忽而开朗,刚才办公室里的低沉情绪烟消云散。

    有些时候,若能理智选择对待人与物的方式,麻烦自然难以近身。不过……有的人,在情感与理智的天平上似乎总有倾斜。

    周棠不想多思考,齿间咬着x1管,渐渐的,一杯水见底,她丢掉塑料杯,拉着林钰和刘云萱径直离开休息室。

    身后,王可菱盯着周棠的背影,脸上的表情还没有完全处理好。

    唐欣在职场里非常通透,琢磨出组长的异样,很快找到恭维开解的办法,继续说道:“菱菱姐,你不用担心,她刚完成新越那边的项目,不可能那么快让她再接手一个,何况她的title在总部有人买账,在南港,谁关心她叫什么。”

    “是这样吗?那丹姐直接把项目交给我就行了,怎么还要和A组公平竞争?”王可菱说完,双手向后,扶着桌面站直。

    话题引到Si胡同,唐欣也压根不慌张,笑着对旁边的苏琪说:“琪琪,付总监有说这次的竞争结果是哪种筛选方式吗?”

    苏琪想了一下,摇头,“目前还没公布,但对方貌似来头不小,竞争是他们主动提出来的,到时候进场的也不止LINONE一家,几乎南港叫得上名号的设计公司全都分发了邀请函,据说是要一视同仁。”

    “哪家啊?”

    “孟氏。”

    ……

    隔天下午,四点半。

    部门会议刚刚结束,周棠回到办公室,第一时间让林钰收集了有关孟氏集团的资料,文件很快整理发到她邮箱。

    打印机开始工作,周棠动了动靠枕的位置,垫在腰后,她拿出第一张,看到了孟氏集团创始人以及他夫人的名字:

    孟凛。

    林西融。

    三十六岁的创始人,在商场上的的确确是个年轻的人物。

    周棠没有深究孟凛个人的优秀履历,反倒是他夫人的外祖母x1引了她的目光。

    冀姝曼,曾在国家话剧院工作,70年代赶赴美国参加中国红sE歌剧演出,退休后投身于公益事业,成立了“梦想之声”慈善基金会,帮助发展西部偏远地区的儿童教育与当地医疗……是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周棠在末尾这条总结的字眼上停留数秒,得出一个事实,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家庭,审美定然不俗。

    难怪孟氏邀请了南港大大小小的公司,甚至最新的一家还是前两年刚注册的。

    成熟的设计公司对各个流程更加适应,而弊端自然会暴露显现,成熟有时候也意味着稳扎稳打,更偏向于内敛保守,不浪费甲方的时间,也让团队少做无用功。

    打印机运作的声音消失,一沓资料放到面前。周棠侧身翻出右边cH0U屉里的抓夹,随手一挽,长发乖巧地坠在脑后,方便快速投入工作,较全面地了解甲方的生活背景是她这么多年以来的习惯。

    周末。南港大学室内篮球场。

    球鞋的摩擦音阵阵响起,扣篮的哐当声频率变快,场边的呼喊欢笑在耳边炸得像是来了好几支啦啦队。

    看台坐着观赛的男nV生一半一半,男生大多讨论球技,nV生基本上聊得天南海北。

    最后一排举着相机疯狂按快门的nV生终于舍得从镜头前来到现实世界,她问:“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好像在篮球场开趴一样,几乎满座就算了,怎么场下打篮球的帅哥也多起来了,我的错觉吗?”

    邻座好朋友耐心解答,“本来好多人是准备去图书馆自习的,谁知道校园二手群有人通知说北区篮球场今天免费开放,没目睹过这场面的自然要来凑凑热闹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