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节制诸王 (第2/2页)
王贵为领袖为什麽洪秀全不自己领导指挥手下要将大权交由杨秀清呢?我想冯云山是个明白人,他与洪秀全家里住得近又交情匪浅,两人都以教书为生,同为拜上帝会的创办人,可说对彼此是知根知柢的人,在草创与发展教务的过程中他清楚洪秀全的本事究竟有几斤几两重,他看出洪的骨子里是个好说大话没有视野且智识有限的人,简单来说不是谋反而能成就大事的料,洪天王所欠缺的,恰巧杨秀清这不识字的文盲有。 忠王李秀成对东王杨秀清的评价:「一国之事,溉文於他,军令严整,赏罚分明。」/节录自李秀成自述。注记:李秀成是太平天国晚期着名将领。 杨秀清确实是个有才g的人。 在遶回洪秀全身上,洪走的路跟明太祖朱元璋极其相似,朱元璋的起点可说是所有开国皇帝里最低的,朱做过僧侣、乞丐与小兵,他接到发小汤和来信劝他投入义军行列去当兵吃饷,他心里稍作挣扎後即投入至最有前途的Za0F红巾军里,从士兵做起迅速升级,不同於洪,朱把宗教当作凝聚人心的工具而已。 洪秀全一直到攻下永安前,两人走的路数都差不多,直到攻下永安後,洪秀全与朱元璋开始分道扬镳,因朱明白宗教只能当作政治工具,一旦宗教影响大局时,朱立即果断的把宗教一脚踢开,甚至予以无情镇压,但洪秀全却越陷越深终至万劫不复的程度;为何有此差别?我认为有几个原因;其一,朱元璋本身就是个优秀的军事统帅,能征善战,诸将与谋士们对他忠心耿耿,他处理政务也颇有能力,所以军政大权始终牢牢掌握在手上,後来他以儒教取代明教宗教也是有迹可循自然而然的事;而洪秀全军事与行政能力不足,失去盟友冯云山让他诸事须仰赖g才如东王杨秀清这一类的人,所以洪更必须紧紧抓住宗教权威才能使得他不致权威坠地沦为被汰换清洗的命运。 洪秀全过早封王实在是一大失策,证明他不是没读历史就是读了也消化不良,瞧瞧朱元璋至大势底定天下尽如掌中的洪武二年时才大封功臣,过早大封功臣会使得臣属失去奋斗目标,且名份定下後容易各拥山头,Ga0小圈圈的派系利益,对草创团T十分不利。 从现有史料无法判断当时的太平天国权力核心是否有内部矛盾须用封王这招来弥合,然而冯云山头脑清楚却没有劝阻,我觉得冯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盘,不排除是他主导封王的,或许他想提早挣得名份也说不一定。冯云山将洪秀全放在最高JiNg神领袖的地位,用洪上帝之子的名气对内外进行号召,然後把执行工作交给更有才g的杨秀清去做,拿现代组织来看待,好b一家公司,洪秀全是创办人兼挂名董事长,杨秀清是副董事长兼执行长,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概念。 回到之前的疑问上,难道不怕杨秀清架空洪秀全最後取而代之?这种事历史多的是,冯云山不会不清楚,然而只要冯云山在就不会有让杨秀清取代洪秀全的机会,若确定杨秀清有反意或除杨的时机已到,冯云山与洪秀全一旦联手,杨秀清绝无胜算,问题就在於冯云山如果不在呢?情况就会变得非常棘手,这事後头就可印证了。 太平军在永安还做了二件值得一书的事;其一,强徵一千名nV子与一百名男童;nV子是要给太平军士为妻,但主要落到了以洪秀全为首的高g队伍里,而男童则是要阉割以作为洪秀全後g0ng的太监,天王後g0ng的nV人供洪秀全取乐,然後阉割後的男童太监们则服务洪秀全与他的nV人,这样的洪秀全,这样的太平天国与他们想推翻的满清王朝本质上没有什麽不同,甚至更加粗鄙不堪,也就是我打天下我坐江山那一套,极尽所能享受荣华富贵这就是打江山的目的,只是洪秀全使用的是爷火华的名义再抹上民族大义的化妆品而已。 可怜的是那些nV子与男童悲惨的命运,据说男童被阉割後活下来的不到十人,可见得去势也是一门专业的技术活,因为存活率太低,洪秀全只得放弃用阉割男童当内侍,索X全用nVX当後g0ng内侍,颇有日本德川幕府大奥的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