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将军老公_C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C42 (第2/3页)

抿了一小口後吁了口气。「这边不下雪的吗?」

    「偶尔。」赵真说道。「南方不一定会下雪,但有时候气温一低,海风一吹,比京城里下雪还要冷。」

    「嗯……我倒是知道一个甜汤,只是不确定他们会不会接受。」封彦笑了下。

    「需要什麽材料?」一边也在小口抿着热辣的姜糖水的易氏放下杯子,问道。

    封彦想了想,让人拿来纸笔,写下了几样材料,指了指某样东西说不知有没有这样的东西。

    「有的啊,还需要什麽吗?」易氏点头说道。

    「大致上就这些,芋头大概多都大个?」封彦心想有些山芋头都是小小的,那些适合直接蒸来吃。

    「都挺大的,差不多这麽大。」易氏比划了下,封彦想了想,点点头说那就先拿两三个过来吧!

    封彦想了想,便问易氏,有没有那种耐脏的厚布料,帮他做一样东西。

    「手套?」易氏想了想,问道:「要贴合手的?」

    「不,正好相反,做宽些。布里最好再塞点布条布片什麽的,不要太厚实。这个拿来防被热烫的锅碗烫伤比较合适,所以可能要麻烦嫂子帮忙多做点。宽大些,这样谁都可以用,也好洗好换。」

    「成,这个容易。」易氏很快的找人去做了。封彦把那些个头不小的芋头先洗乾净後开始削皮。他垫了一层布在手上隔开那会让手发痒的黏液,请另外几位大厨也是把那些红薯洗净後削皮。削皮後便是切块,放进蒸屉里蒸熟。

    封彦看这些糖颗粒有点大,便用布袋装好後拿撖面的粗木棍辗碎些。「等等跟芋头或是红薯混辗成泥的时候,怕会融不了。」

    待确认都蒸熟了,便分开拿两个大盆子,芋头一盆红薯一盆,各自趁热加糖压成泥,再加入薯粉,开始揉捏成团。封彦熟练的将之搓成长条状,再用刀切成小块。在板子上洒了点面粉防沾黏後,便教他们如何把小块再搓成细条,再切更小块。

    切下来的小块则是用掌心略搓圆後,舀水煮开,将之下锅。再准备一盆凉水,煮好的芋圆或薯圆便先放进凉水里稍做降温,捞起後便可加进姜糖水,变成一道加了料的甜汤。

    「唔,好吃,很有嚼劲!」易氏说道。

    封彦端了一小锅去书房,赵琮跟赵真正在商谈规划路线的事。看封彦端了一个小锅子进来,还闻到了熟悉的呛香跟甜香。

    「阿彦,煮了什麽啊?好香,是甜的?」

    「嗯,你俩吃看看。」封彦笑道。他舀了两碗给他们。赵真好奇地捞起芋圆,问道这是什麽?元宵吗?好像也不大像。

    「淡紫色的是芋头做的,叫芋圆。黄红色的是红薯做的,叫薯圆。」封彦说道。

    「唔,好吃!口感好特别啊!」赵琮说道。

    「而且应该也管饱吧?」赵真笑道。

    「也可以这麽说。」封彦想了想,说道。「不过,毕竟是甜汤。如果可以作出一般人也能食用的冰,指不定在夏天会比较有销路。」

    「此话怎讲?」赵真再舀了一匙芋圆,嚼嚼嚼。

    「苦夏的人总是多的,可以加冰块在甜汤或茶饮里,冰镇凉了,消暑解渴。」封彦笑得眉眼弯弯,「还有之前做给你们吃过的水果碎冰。」

    「这样啊……」赵琮很快的扫完甜汤。「阿彦,这个好吃,不过嚼久了这里会有点不好受啊!」赵琮比划了下颔的位置。

    「那是一定的。所以我不敢放多,而且这些又能代替米饭的,会很容易有饱足感。」封彦说道。「对了,你们商讨的事,能让我知道了吗?」

    赵真放下碗,说:「目前在规划路线。等确定好了之後,就会呈给兵部。沿途要经过哪些地方,需要办理什麽手续或是如何,兵部会帮忙处理。」

    「大表哥现在在忙着筹措粮草,我也写信给我娘亲了,相信她也会连络上大表哥一起处理的。」这事他不擅长,就交给懂行的人去处理。

    这边粮草不断的在收集筹措,那边兵部在写着跟户部支银两的文书,给皇帝过了目後,批示下来去户部支了银两。此时赵公公奉上了一封书信,说是沂城寄来的。

    翻到背面,看到了叶家商会的红色小印纹,皇帝笑了一声,迳自拆信。看了一会後,眼里的笑意加深,末了还笑了几声。

    信笺数张,说的事大概一两张便讲完了。剩下的全是方子,都是做吃食的方子。写得很仔细,皇帝看了将後面几张方子给赵公公看。赵公公眯着眼看了好一会,说:「这是做吃食的啊……嘶,可是,陞下,这些东西,老奴是听也不曾听过呀!」

    「送去御膳房让他们瞧瞧,再来回覆朕。」皇帝手一挥,直接下令了。

    「这小子,看来是懂了朕的意思。心思活络,不错!」皇帝笑着再看了一回信。

    「那可不,这是陞下您亲自认证过的,何况也是合了陞下的眼缘,跟赵三公子相处起来也是很好。这两人啊,老奴觉得,还挺相配的。」赵公公让小太监把这些送去御膳房後,听到皇帝如此说,连忙回应。

    「让在兵部的老四来这一趟,问问他处理得如何了。还有户部的李灿,一并叫过来。」既然路线还在审核,那就让老四跟户部的暂代尚书过来这里商讨要给多少银两好了。

    虽说当初李灿有给了初估的数字,但皇帝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便把人都找来问问。这边皇帝正在想着事情要怎麽做,沂城那边的天香酒楼则是开始出现了排队人潮。

    易氏有些慌,连忙逮着封彦问怎麽办。封彦想了想,命人去煮了姜茶给排队的人驱驱寒,也顺带跟客人唠嗑几句。算差不多的人数後就让人明天请早了,别再排队,顺便送上一碗甜汤做为补偿。

    大部份的人都没喝过这样的甜汤,特别是里面有点嚼劲的芋圆。听说是未来会推出的新品,大家也都觉得能接受,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