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没有的心得_(游记)台中自行车文化探索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游记)台中自行车文化探索馆 (第1/1页)

    因为儿子每三个月需要定期到台中荣总回诊,每次都会走东大路去。我们从它开始盖的时候就有发现那弯曲的造型!直到完全盖好。

    但我到2022年中才从FB的广告知道:原来它不只是某家公司,而是一个给大家参观的景点。

    “自行车文化探索馆”:票价是400跟200。

    如果从网路加入会员买票有9折优惠!其他细项请查官网。

    这次先生要去东海大学工作,想说刚好会经过,时间也搭得上,所以我跟儿子从它一开门9:00就入场了。

    由於是自行车文化探索,因此介绍了很多相关的科学!我感觉十分像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学中心”的某些部分,但有导览喔!而且现场又大又明亮。

    由於我们几乎算第一组入场,志工就帮我们一对二介绍了很多相关知识。

    里面也有介绍“自行车公路赛”。

    几年前,我有在电视上看日本的相关卡通《飙速宅男》,以及真人的电影。

    也记得彭于晏有拍过相关的电影,虽然只得第一个叫“破风手”。还有很酷的,几台车子会连在一起,全队一起前进!!

    由於我自己在国中的时期,每天要骑半小时上学。所以,对於在“雨中”骑或是“上坡”或,“下坡”有某些程度的经验,真心觉得车子连在一起一起行动很不可思议。不愧是专业的啊!

    还记得,有一次国中班导骑摩托车载我回家,我跟他说:等一下会遇到一条很长又很陡的路。

    但其实,用摩托车骑起来跟“平路”差不多!?但我每天经过那里时已经骑了25分钟,然後必须挑战一小段“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小上坡,难怪我印象是那样。

    在自行车文化探索馆中,基本禁止拍照。

    只有几个固定的“T验点”开放拍照,大约是为了让民众可以全神灌注感受现场的实T物品!

    但也贴心的设置了不少“云端拍照区”!如果你觉得照片照起来ok,可以扫QRode下载照片。

    午餐在三楼的餐厅用餐。现点现做。

    本来只是为了先去上厕所而加速离开展场,後来儿子感觉到饿了,我看时间已经来到11点多,应该可以点餐了,就顺便吃一吃再回来逛。

    我们点了顿饭、浓汤、饮料、J块、冰淇淋松饼。

    儿子一直说好吃!

    还说满分100的话他给J块99分!最後他只愿意分我吃一块,沾酱有点辣辣的,J块的表皮没有弄得太厚,确实就像他说的很好吃。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他饿到不行才那麽说:p

    後来儿子又吃了松饼。

    一开始直接用手抓吃那1/4块,沾焦糖酱。我试着把汤匙放进旁边的冰淇淋里,挖了一小匙放在松饼的格子中。

    我还用他们附的刀叉将松饼切小,本来只有切直的而已,结果像薯条一样长,後来横的也切一切,形成可以一口塞入的大小。

    我在切的时候,回想到大学时期有一次跟同学去“台北地下街”的一间下午茶店。有点像nV仆餐厅,不过里面的服务生是男的,应该以“执事”来解释会b较正确。

    原本我请同学帮我切松饼,因为我没吃过,後来执事看到就过来帮我切,还陪我们聊了一下天,那真是充满青春的回忆啊!!

    用餐结束後我们也逛了一下礼品店,我选了纸胶带。儿子一直在旁边玩磁铁笔 尺,还充当推销员一直跟我说“方便携带”跟“很好玩”,不过一组上看一千七。

    我完全可以想像儿子带去学校要一番炫耀。

    总之我不断拒绝只让他选其他的东西...

    上个周末,他的现役“摺叠弯曲可变”的长尺被meimei我姐的孩子玩断了,所以很痛心,明明我记得家里还有一只类似的,但就是想不起来放到哪里了。

    礼品店还有一个後车灯也不错,它是除了灯之外,还附了一块雾板子用来反S,有点像“灯笼”的作用。

    原本想买回家给我妈做礼物,因为她有时会晚上骑脚踏车出门。

    但後来想到,她的脚踏车後面偶尔会载东西,这样会挡到了,只好放弃。

    我觉得最可惜的地方是马路上没有标示方向的牌子,它开幕几年我们就开车经过几年了,但还是不知道它是个可以参观的场馆。

    不像“丽宝乐园”或是“国立科学博物馆”那样很直接,我也能理解做这件事要花不少钱。

    而且现在的人,大部份会用google查景点,所以直接在“网路”上打广告确实是b较有效的方法。

    连我在2022年也终於在FB被广告打到了。

    我觉得它可以推广给学校做“校外教学”的景点,毕竟其中的教育X挺高的,场地也蛮大的,很适合!

    现在知道的人似乎还不太多,想要人少一点,参观品质高一些的,可以趁现在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