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零三各执一词 (第1/1页)
宣政殿内,朝臣们犹如一群苍蝇,嗡嗡的议论个没完。期间,又有三位大员出列表示反对二位尚书的提议,场面一度剑拔弩张。 「肃静!」律宗不耐烦了,右手冲椅背上一拍,怒吼。 成天遇到点事儿就来回扯皮,真是吃饱了没事做!他深呼x1了好几轮,才勉强平复情绪,转头望向队首的两位权臣:「敢问何相与林相,有何看法?」 两人面无表情,对视了一眼。林肱随即谦让地一欠身。 何治真点头,向律宗叉手一揖:「何某以为,吴尚书与冯尚书所言,不无道理。」 他顿了顿,抬眼见律宗没有打断的意图,於是继续说道:「先说盐政。以河北道沧州为例。沧州毗邻渤海,数万亩盐田广袤绵延。也正因其产量丰盛,即使盐监院规模已扩增至三倍,都无法实时严查……」 哼,想必二十年前的私盐,也就是沧州来的吧。李烨不动声sE地撇撇嘴。 「而安北都护府,其产盐量虽逊於沧州,但由於盐池星罗棋布,大多还深处荒芜之地,其开发生产之难,必远胜沧州数倍不止,运盐之难更不消说。据此推测,吴尚书提议的六十人,也许,依然过於保守了。」 不少官员纷纷低声赞同。 更何况,「二十年来,独盐业一项,便贡献了国库十之有四。朝廷何不大力开发安北盐池,以缓解财政之重压?」 的确,近几年收成欠佳,财政吃紧,虽说突厥灭了,但西征还得烧钱,开发安北盐池倒是个好策略……律宗点点头:「那,军务呢?」 何治真低头又是一揖:「禀圣上,军务则正如冯尚书所说,还需增派部队及将领。虽然东突厥已灭,阿史那莫贺被俘,但难保其境内仍有贼心不Si的残部。况且都护府西境直抵西突厥国,必得派重兵镇守。扩军、增派中级将领,实属合情合理。」 「那依何相看,还有何人能供职安北啊?」律宗向前探探身子,换了个舒服些的坐姿。 「何某不敢妄言。但圣上若是急着用人……」何治真一挑眉,再次鞠躬,「将门五家,倒是有些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不妨一试。」 青年才俊,还初露锋芒?加起来都不如汤翰顶用的草包们!李烨嘴角扯得绷直,咬牙忍了好一会儿才憋住笑。 一众拥簇一听,纷纷出列附和:「何相所言极是。」「世家後起之秀层出不穷,人尽皆知。」「何相苦心,天地可鉴!」「……」 律宗摆摆手,示意官员们入列静候。「大家为朝廷积极献言,朕甚是感动。不过呢……」 他话锋一转,扭头冲林肱望去:「若是按何相所说,府衙的人数就得削减了。你怎麽看,林相?」 林肱一揖,不显山不露水:「林某觉得,扩军可以,增派将领就不必了。而盐政……」 他用余光扫了眼何治真,抬头正sE道:「还不如取消。」 取消盐政?!在场众人皆是一惊,议论声b先前来的更嘈杂了。 李景裕隐隐觉得大事不妙:尽管林相做事向来果决,但也不曾如此冒失。缘何……他轻咳了一声,勉力维持住微笑。 律宗虽没有群臣那麽惊惶,却也没参透林肱葫芦里卖的什麽药。「林相,这可不是儿戏啊!」他语气稍有愤懑。 「林某知道。」林肱不卑不亢,将笏板举至齐眉处,躬身一拜,「正因不是儿戏,林某才更觉得,此时断不可在安北都护府设立盐监院。」 「此话怎讲?」律宗也是头一回见林肱这麽激进,不禁眉头紧皱。 林肱丝毫不为周围的质疑所扰,弯腰再拜:「圣上,林某有一问,还请圣上如实回答。」「林相但问无妨。」 「今朝yu设安北都护府,统辖原东突厥全境,林某想问,五年之後,圣上是希望安北富足安康,还是荒芜破败?」 「自然是富足安康。」 「圣上视民若子,林某动容。」林肱高声赞扬了句,旋即放下笏板别在腰间,直视律宗,「但林某敢断言,若按吴尚书与何相所说,大肆扩张安北盐政,不出两年,安北必将民不聊生;五年後,莫说教化突厥子民,恐怕徙居的汉民也将纷纷回逃。」 律宗眉头沉得更低了些,两眼一眯缝:「缘何?」 「方才何相所举的沧州之例,大谈盐监院规模,却只字不提收支,实乃一大疏漏。」说到这里,他转身走向吴荻,徐徐开口:「吴尚书,沧州盐监院扩至三倍後,敢问光就俸禄这一项支出,增长了多少啊?」 吴荻垂头,音量也不复进言时的响亮:「吴某孤陋寡闻,不知……」 「吴尚书不必紧张。」林肱客气地拍了拍吴狄的左肩,「身为户部尚书,不清楚吏部的事情,也在所难免。」 「那今天就由林某来告诉各位。」 他环视四周,见众人都是一副不知情的迷惘状,瞬间收起笑容,大手一挥。 「八倍!」 好些年轻文官吓得浑身一激灵。 哼,懂得害怕就好。林肱扫了眼战战兢兢的大员们,又向吴荻问道:「吴尚书,那您可否告诉各位,自盐监院扩张以来,沧州产盐量,可有变化?」 产盐量,这……吴狄慌了,声音愈发虚弱:「近十年来,未曾……未曾大幅涨落。」 林肱颇为满意地m0了m0下巴:「很好。吴尚书对户部的事情,倒是了如指掌。」随後,他小臂一伸,b了个「请」的手势。吴狄自觉颜面尽失,只得躬身入列。 「圣上,您也都听到了。盐监院扩张,只是表面功夫罢了,对产盐并无帮助。」林肱x有成竹,面向律宗一揖:「然则,沧州与安北更不同的一点在於,沧州,一马平川,盐田集中,运盐成本极低。而安北……」 他捂嘴咳了两声,转过小半边身子,斜睨着何治真:「何相方才也提到了,百十个盐池散落在荒芜之地。想来,若要运盐,马匹车辆的折损先不提,朝廷得先拨款修路吧?盐池那麽分散,修十条也不够吧?修路除了费人力,也得费钱不是?这岂不是要进一步掏空国库?!」 何治真双拳紧握。 「除此之外……」没想到,林肱才刚说到兴头上:「圣上,据林某所知,突厥人素来不以产盐为要务。若是朝廷强设盐监院,是不是得引入大批汉人开垦盐田?这些汉人的衣食用度,又从何而来?靠突厥人游牧所得,还是靠朝廷救济?」 林肱越说越气,眼神锐利如鹰,盯得吴狄浑身发颤:「户部也应该知道,近几年天灾频发,流民逃户愈发频发。那林某又问了,百姓既如此困顿,又能掏出多少钱去买盐?花大力气产一堆卖不出去的盐,这如何缓解财政重压?」 「如今得了块地,朝廷不想着发展农牧、安抚子民,而是妄图靠卖盐搜刮民脂民膏,这何异於饮鸩止渴?!」 律宗目瞪口呆,被林肱这一番论述堵到无言以对。他急忙岔开话题:「那……依林相看来,安北军务……」 「军务并非林某所长。」林肱冲何治真笑了笑,转头向堂上一揖:「但是,战场都没上过的青年才俊直接出任中级将领?圣上……」 他略一停顿,面sE凝重:「西征的教训,还不够惨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