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是我的前路[哥哥的自述2] (第1/2页)
我没有带过孩子,徐吝忱是第一个。 高考在即,我和所有担心孩子的家长一样,只想给他一个安定的备考环境。 我私信给他班主任问了他的成绩,他这次月考成绩不错。但化学还是一副惨样儿,徐吝忱是个有自尊心的人,做事办事的很大程度上靠阶段性的汇报驱动,我自觉他这次应该有点伤心,于是打算下班之后给他买个蛋糕什么的安慰一下。 总体来说,这个高三了回到家还是捡起游戏就开始玩儿的小人儿模拟成绩能考成这样儿就已经十分出乎我的意料了。 他这种十分轻松的备考不禁让我回忆我上学那几年的时光。 我18岁高考那一年,徐吝忱六岁,就在这一年,我们家垮了。 我爸商业上的合伙人卷着钱跑到了国外,我们家的经济情况一夜之间从天上到地下。我妈撑了一段时间,到处借钱补洞,而我爸似乎是被这种打击彻底击垮了,成了一个靠迷彩和酒精麻痹自己的废物。 从天堂到地狱只需要一瞬间,从地狱到天堂却需要一生。 我第一次的高考成绩很差,四百来分儿,压着本科线,要是家里给得出钱可以勉强上个民办二本,或者像我那几个连坐标系都不会画的狐朋狗友被供佛一样供到国外去,准确来说是供到国外的酒吧和夜店里去。 我的成绩差,这是肯定的,我把“认真学习”当成虚晃度日,把虚晃度日当作及时行乐。该上网吧上网吧,该打球打球,该上课睡觉绝对不认真听讲,这种敷衍的态度一直持续到高三。“高考改变命运”对十八岁之前的我来说就是个屁,捂着鼻子怕闻见了,根本进不了左耳朵。 我把这句话捡起来缝进脑子里只用了两个月。 我高考落榜之后,我们家搬离了那个从我出生就住着的大平层,换进一个狭窄的出租屋内。徐吝忱三万五一年的小学也上不了了,我妈找关系给他塞进一个公立学校去读。 那时候我和我弟弟一样都是娇生惯养,我的心理年龄就和徐吝忱一样只有六岁来点儿大,不知道这样下去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徐吝忱自小吃穿住行什么都是最好的。转到公立小学之后,自然而然不习惯。 他总是在秋游时因为跟不上大队伍被别人说是搞特殊的女孩儿,也会因为不吃银耳粥、不喝糯米糍被生活老师觉得难伺候,他甚至住不惯给他报的集体托管班,因为他从来没睡过那么小的单人床。 但我很喜欢他,从小开始。 一方面是因为他长得实在漂亮,眉眼间和我有一些相似,笑起来像一朵小花儿一样灿烂,一双眼睛弯弯的,像绽放的鸢尾花。 二来他很聪明,我第一次知道居然会有小孩儿自己想报围棋、珠心算之类的课外班,而且几乎是学什么都很快,经常在一些小竞赛中拔得头筹。 三来,他也很会讨人喜欢,最突出的表现是很黏我,自从父亲开始酗酒,对他撒手不管,他就变得格外地依赖我了,像是想要从我身上找到那一点儿缺失的父爱。后来母亲频繁地和她的新欢出去约会,我就成了既当爹也当妈了。 高考之后的一天,我出门儿和同学鬼混,我爸在外边儿打牌,我妈忙着和她的新情人约会,徐吝忱就一个人被丢在家里,没人给他做晚饭,没人陪他睡觉,这个小可怜儿看着座机好久都没给我拨过来,因为他担心打扰。 自这码事,我认识到,这个看起来娇气的孩子,比我想象得要懂事一点。我也认识到,当时的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废物。 再后来,徐吝忱一小学同学诬陷他偷了别人200块钱,而班主任居然也明里暗里地暗示我就是他偷的。我看了泪眼汪汪的他一眼,一句话都没说就抱着他走了,把200块钱直接扔给那个小孩儿的家长。 徐吝忱窝在我的颈窝里小声地哭,他抱着我委屈地说,“哥哥,我没有拿他的钱。200块钱好多,你还有钱花吗......” 没有。这个回答最后我也没说出口。 在那一刻我知道了,我们家需要一个新的支撑。 这个家需要一个能把破木头搭成房子的人,只有我能成为这个人。 于是我立刻萌生了出去打工的念头,但无奈,没读过大学的我只能做最基础的工作。 我的第一次尝试就是在一个电子装卸的小公司交了保证金和培训费干零工,结果两个月合作期一到,公司负责人直接跑路了,后来我们几个没钱的傻逼才发现这就是个典型骗局。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和社会交手,毫无疑问,我惨败。 被骗的我没有哭,我只体会到深深的无力感,我似乎能和我爸共情了,但我绝对不会就此堕落。 就是这个时刻,我重新想起来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 于是我四处借钱去了一所很远的复读学校,那所破学校里有一半的学生都是复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