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8章 准备就绪  (第1/1页)
    崇祯15年11月下旬    周铉听完兵部尚书、5位内阁成员的想法后,认为自己还是过于急躁和过于乐观了,即使李自成是真正归顺,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即使真正归顺,也会让大明其他总兵产生诸多想法。1个流寇造反后,可以封王封爵,还有封地,那其他总兵会怎么想?会不会导致更多更大的问题。毕竟,这天下有野心的人太多。    而且,归顺后打建虏,也会有很多问题。因为信任和瞧不起,官军与农民起义军之间很难真正配合起来,这种情况下,打败仗可能性就很高。    既然打了败仗,农民起义军就不会存在军功。没有军功,当然也就没有了封王封爵的可能。    另外,在打建虏的过程中,还会有粮草、军饷和军功的扯皮,搞不好就会哗变。    如果不是真正的归顺,那麻烦就可能更大了。到时候,所有人都会将全部责任推在他周铉身上。    周铉都有些怀疑,陈演和周廷儒同意李自成的归顺,是否也有“阴”他周铉的可能。    崇祯皇帝思考了很久,问道:“周廷儒,你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周廷儒拱手道:“臣以为既然周国舅有归顺闯贼的想法,那么他必然有接下来的cao作安排。”    周铉心道,这周廷儒真不愧是连中2元会元、状元,思维很是缜密,生怕出差错,承担责任。    崇祯皇帝看向了周铉,周铉拱手道:“回皇上,臣以为如果朝廷和皇上同意此想法,可由臣引荐他们来乾清宫。1方面表示皇上的皇恩浩荡;1方面能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1方面还能传递皇上和朝廷的意见。”    此时,兵部尚书突然插话道:“周国舅,敢问cao作细节该如何办?比方说,如何立功,累计多少军功可获得勋爵,多少军功可分封为王。还有粮草供应与配合等事项?”    周铉1听这些,头都大了,这么多事情。    他答道:“本兵大人,这具体细节上的事情,明天不用谈。皇上召见他们,只是礼节性和方向性的,待双方在大方向取得1致意见后,再确定细节。日后也许需要去开封进行详谈。”    兵部尚书点了点头。可此时,周铉看到周廷儒有1丝诡笑,但他认为这次没有什么大的漏洞。大不了,谈不妥,就继续围剿流寇。    崇祯皇帝听到大家几乎没有什么意见,当场做出决定,明日早朝后召见这3人,内阁和兵部尚书都要参加。    中午后,周铉满身疲惫地回到家里,他让侍卫通知李岩等3人:明日觐见崇祯皇帝,让他们沐浴更衣,做好准备。    随后,他不放心,让侍卫请1本过来聊1聊。    1本得知李岩等人的情况后,大吃1惊。    他对李自成等人很不信任,认为李自成这次有可能是诈降,但诈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以分析出来。    即使李自成这次是真心投顺,后面也会有很多问题。    周铉又提出觐见崇祯皇帝时,朝中官员有分拆“灭蒙古鞑子”骑兵队的想法,当然也有可能这本身就是崇祯的意图,只是借助官员的嘴巴说出来而已。    1本点了点头,前日,他们有讨论过此类事件。    周铉又把当日在榆林镇与7名连长商议的结果告知了1本先生。    1本先生提出,是否考虑将这些连长、排长、班长的家属分散到榆林镇、山西、山东等地,以避免朝廷到时候以家属威胁这些连长、排长、班长听从朝廷的命令。    周铉想了想,认为未雨绸缪也好,他要求1本先生可以先布置起来。    当日晚上,周铉不放心,将在京城的4名连长叫过来,让他们在必要时候,送连长、排长、班长等人的家属离开京城1段长时间,此事由1本先生负责安排。但在cao作时候,要绝对保密。    4名连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齐声应诺。    李岩等到达京城的第3个早上,周铉来到了酒楼。    在酒楼房间里,周铉先对李岩3人说道:“3位,这次大方向是农民起义军占据襄阳以南的湖广,朝廷不再围剿农民起义军。大顺军可以派出1支几万人的精锐队5,去辽东打建虏。待立足了军功就可以封王封爵位。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李岩有些意见,认为归顺后就应该封王封爵,而不是立功后换得王位爵位。    周铉简单解释了1下:马上封王封爵做法会对朝廷内部诸多总兵有很大的刺激和影响。    听后,李岩和2位“孩儿兵”认为有些道理,便停止了意见。    随后,周铉叮嘱道:“3位,这次觐见皇上,你们切不可胡乱说话、胡乱动作。有意见、有想法,可以觐见结束后,再向本人提出来。否则,不仅这次觐见完全失败,你们的脑袋到时候都会搬家。”    众人点了点头,都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为以防万1,周铉还安排侍卫给3人进行了搜身。当然,进入皇宫和乾清宫时,他们会再次被搜身。    没有异常,1切准备就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